天干地支与八卦地理环境与人伦对照表

2020-06-27 15:19|分类:其它风水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天干地支和五行的关系作者:文人小哥小哥说易经,谁都听得懂

方位与天干地支的关系一、什么是天干地支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二、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要熟悉天干地支与方位的关系,先明了他们的五行属性。

1、天干与五行木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火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土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金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水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

2、地支与五行子鼠属水,亥猪属水寅虎属木;卯兔属木巳蛇属火;午马属火申猴属金;酉鸡属金辰龙、戌犬属阳土丑牛、未羊属阴土

三、五行与方位的对应关系五行水属北方五行火属南方五行木属东方五行金属西方五行土属中央四、天干地支与方位的关系

1、天干地支简单方位划分东方甲乙寅卯木,南方丙丁巳午火西方庚辛申酉金,北方壬癸亥子水戊己辰戌丑未土。

2、天干地支方位在風水上的精准划分天干地支的方位在風水上有更为精准的划分,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有八大方位: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每个方位有45度。而風水在测量方向时又把这8个方位细分成24个方位,每个方位十五度,称为二十四山,从正北开始,按顺序分别是: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干、亥、壬

记得在专业易经学习“易先生”平台上,一位近20年八字实战经验的李德老师说过,人生起伏,看似毫无规律,其实有章可循。当我们掌握了八字預測学,

就可以知道这人生变化的规律,地规划好自己的一生。我们可以学习易经的形成及发展历程,了解八字預測学的由来及发展历程,认识、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

天干对应的方位度数:

①甲—正东偏北,677825度。

②乙—正东偏南,9761125度。

③丙—正南偏东,15761725度。

④丁—正南偏西,18762025度。

⑤庚—正西偏南,24762度。

⑥辛—正西偏北,27725度。

⑦壬—正北偏西,33763525度。

⑧癸—正北偏东,75度。

地支对应的方位度数:

①子—正北方向,352675度。

②丑—东北偏北,226375度。

③寅—东北偏东,526675度。

④卯—正东方向,826975度。

⑤辰—东南偏东,11261275度。

⑥巳—东南偏南,14261575度。

⑦午—正南方向,17261875度。

⑧未—西南偏南,20262175度。

⑨申—西南偏西,23275度。

⑩酉—正西方向,22775度。

戌—西北偏西,29263075度。

亥—西北偏北,32263375度。如何通过八卦五行天干地支等来算卦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fu号。

我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fu,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fu号。对古代的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fu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合历,发展出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地支与八卦地理环境与人伦对照表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我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fu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历法包含了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YI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补充典故: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于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本书叫“万年历”上面很清楚的写出来了,每年,每月,每日的天干地支。

另外,网络上也有“万年历”能查询天干地支。叫“排盘”

精心推荐

老师微信: YUAE533C 去微信
点击“微信号”复制后,去微信按钮添加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