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是中秋节当天的重要习俗,自古始就有拜月的习俗。那么关于中秋节拜月的来历起源是怎样的呢,中秋节又应该如何拜月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关于中秋节拜月的来历
中秋节拜月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仅次于春节的第贰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D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如今,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中秋节拜月的起源
拜月即拜祭“月神”,也就是平时老百姓说的“嫦娥”。古人通过祭拜的形式,祈求团聚、康乐与幸福。“拜月”是从秋分祭月这一古老礼俗演化而来的,周朝有每年秋分天子率群臣祭月的礼制。按习俗,女子拜月,男子观礼。
严格地说,“拜月祭”,有两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立秋之后,阴气渐盛,古人在这一天晚上举行祭祀活动“拜月祭”。又月亮属阴,代表的是“寒”,所以谓之“迎寒”。唐人陆德明在为周礼“圭璧以祀日月”一句作的释文中说:“祭日月,谓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夕月”就是指秋分晚上祭月。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是日是中秋佳节。此风延续至今。
拜月是对月神的崇拜活动,宋代以后开始。唐代确有赏月风尚,但未见拜月习俗;宋代男女拜月各有不同需求:男子希望科举有好功名,女子则祈求美丽容颜。随着时代演进,明清以后才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拜月仪式大体上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在家或户外设月神牌位,摆上供品如瓜果、月饼等,然后叩拜,祈求月神给予福佑。
相传古代齐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會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如何拜月
拜月由祭月而来,的祭月仪式从周代起就有,祭月时间是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
因时代、地域不同,“拜月祭”俗,大同而小异。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陈瓜果、月饼供月,进行祭拜,然后赏月。如嘉靖河南固始县志:“中秋列瓜果酒饼,男女望月罗拜,已而欢饮,谓之玩月。帝京景物略又曰:“于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潮人谓拜月为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场所,城市居民,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乡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
拜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愿是寻求一个好夫婿。潮汕是个侨乡,不少妇人的丈夫远隔重洋,于是妇人托月寄意,更为情切。正在上学的小孩喜欢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其读书聪明,。
有时大人还要撮一点香灰,慎重地包在红纸上,然后用“井心水”(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说这是月娘恩赐的“仙丹”,喝了能使人变得聪明、健康。
由于拜月是女人的事情,所以中秋节又叫“女儿节”。为何又名“女儿节”十六这一天,女人要回娘家看看。而且老北京有句话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为过去讲究月亮属“阴”,所以拜月都是女人的事。
准备
时间选择:
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祭后分胙,饮宴、赏月。华夏祭礼讲究“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天气因素不是关键。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
场地要求:
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如遇到下雨,可以转移到船上、檐下或室内,但需打开门窗,面向月亮的方向而祭。
人员:
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一名赞礼,若干执事,其它人均为从祭。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集体祭月时,也从女性中选定主祭。按照传统,男不拜月。男子可以担任赞礼、执事协助祭月,或从事其它协助工作。
服饰:
祭月是要求相对宽松的祭礼,可不穿的汉服祭服。着适合秋季的汉服常服。推荐男子着深衣、袍衫、直身等,女子着深衣、褙子或襦裙。祭月前,需沐浴更衣,以示对月神的诚敬。
物品:
月光纸:可在网上搜索月光纸图片,打印出来。也可以自己画。
祝文:祭月时向月亮读祝,可地表达诚敬。祭月祝文,精短优美为宜,四言、五言、七言诗等形式均可。祝文应用毛笔,工整地誊写在宣纸上
:
祭月祝文---墨涩
维庚寅年乙酉月乙亥日
延陵汉魂集聚南门
拜月祈福祝以文曰
水浴清蟾凝光悠悠
点点稀星叶影蒙蒙
觳皱波纹旷豁人意
广寒瑶台天上人间
素娥淡伫丹桂参差
玉兔皎皎银蟾倥侗
汉家子女正冠理裳
觥筹交错杯鼎珑璁
烛光摇曳香烟缕缕
仰揖顾菟禋祀弗忘
霓裳当风罗袖飞颺
佑我中华风调雨顺
掬诚告奠伏祈尚飨
祀事既成诚祈夜光嘉飨
祭品的准备:
祭品使用简单的月饼和水果。这些祭品是奉献给月神享用的祭品。
1中秋月饼:这是最重要的祭品。月饼以自制为佳,并且宜做成较大的形状以方便众人分切食用。用小型月饼时,应准备足够,以便祭后之“餕”。
2西瓜一盘:切成莲花状
3秋季时令水果若干盘:依各地情况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