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干地支
<<五行大义>>中说,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之别,故有枝干名也。”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的含义:<<群书考异>>中说: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fu而出。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着见。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十二地支的含义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系的意思,既萌而系长。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卯是冒的意思,指万物冒地而出。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巳是起,巳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未是昧的意思,指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暖昧。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酉是老的意思,指万物老極而成熟。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老極而成熟。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皆坚核。天干喻人含义甲木属阳,一般指森林大树,性质强壮。甲木有恻隐之心,具上进心,好华美的事物而有风雅的性格,进退有情有义,处事负责,但缺乏应变能力,又因常烦恼故做事多老苦。乙木属阴,指小树花草之类,性质柔软。乙木富同情心,性情和蔼,外表谦虚,但内心占有欲强,虽有才能,但常烦心。丙或属阳,指太阳,炎炎炳照之意。丙火为火之兄,含有朝气蓬勃,热情开朗之意。还含有适合社交活动,但也易被误解为好大喜功。丁火属阴,指灯火,炉火等,火势不稳定,得时有力,失时无力。丁火为火之妹,具有外静内进,思想缜密的性格。但是多疑与心机是其缺点。戊土属阳,指大地的土,广厚茂盛,又指堤坝之土,可有力地防止河川泛滥。戊土诚实,厚重,性情笃实沉稳,为人憨直。己土属阴,指田园之土,不如戊土广厚但易栽植。己土重视内涵,多才多艺,行事依循规矩,但度量欠广,易生疑心。庚金属阳,指铁,刀剑,矿石等,性质坚硬。庚金精神粗旷豪爽,意气轻燥,性情刚烈而重义气,个性好胜,具有破坏性,人缘佳,容易相处。辛金属阴,指珠玉,宝石,砂金。辛金性较阴沉,温润秀气,重感情,虚荣心强而爱好面子,有强烈的自尊心。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壬水属阳,指大海之水。壬水为水之兄,含有清浊并容,宽宏大度之意,能潜伏和包容,富于勇气。但也有依赖,凡事漫不经心之意。癸水属阴,指雨露之水,也有闭藏和内在萌生之意。癸水为水之妹,其人平静,柔和,内向,勤勉力行,然而每爱好猜臆,注重原则,不务实际,故内心常蓄不平,并时有破坏性,并且有重情调,喜钻牛角尖的倾向。
天干地支是怎么计算的时是怎么表示的候从几点到几点啊支的计算首先要知道,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
公元年数-3/10的余数为干;公元年数-3/12的余数为支。
举例:2021年是什么年018-3/10,余数是5,对应天干的戊;2018-3/12,余数是11,对应地址的戌。所以2018是戊戌年。
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古代正好是十二时辰,因此形成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的换算关系,为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为亥时。
扩展资料
时辰由来
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代人民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天长日久,古代人民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YI位。
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首不见尾”。不过龙是中的动物,在现实中看不到,只有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龙的幻象。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
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烈”使人想到了得力助手的马。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干,正是放羊的好时光。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农妇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的另一个助手狗。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表示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干支的起源:由古代星象特点演化而来。
北極星在天空中被视为天地巡察天界的座车,北極星的斗柄随着天球周日旋转或周年旋转不断变更指向,斗柄所指为斗建,斗建之机将时间和方位的概念纳入了干支系统。
古代称日为十,称月为十二,干支又被称为“日辰”,即十日十二辰,“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辰”。
古代天文学家观测日、月、五星运行,将周天分为二十八星区,用以表示日、月、五星所处位置,且通过观察星象变化来預測吉凶。
天文学中将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十二宫与二十八星宿对应,各有其属,所以一般认为干支学中的地支取象来源于二十八星宿的天文意象。
也有人认为干支是古代星官的名称,古人仰观天象,各月取一星象作为标志,这些星象就构成了十二支。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啊于何时干地支起源考一、干支历法起源:
1、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三位妻子:羲和、常羲和娥皇。这三位妻子之中,尤以前两位伟大:“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山海经2、世本说:“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应该就是常羲。因为“仪”字繁体字作“仪”,最初作“义”,此字与“羲”不管在字形读音都相近,因此可以通用,所以“常羲”又写作“常仪”。吕氏春秋勿躬“尚仪作占月”,尚仪即常仪、常羲。
这两位了不起的女神生下了十日与十二月,从表象意义上讲,帝俊及其妻子们便是日月之父母,也是上古的日月。真实意义应该是:
帝俊之妻羲和占日,祭祀日,观测日,制订十个天干这或是一年十个月的古火历的来源。帝俊之妻常羲占月,祭祀月,观测月,制订十二个地支这或是一年十二个月历法的来源。
3、因羲、娥古音同属歌部疑母,可以通假。说文我部说:“义”字“从我、从羊”。兮部谓“羲”字“从兮、义声”。庄子马蹄陆德明经典释文:“义,本作羲”。是“羲”通作义。礼记檀弓上陆德明经典释文:“蚁,又作蛾”。文选长杨赋李善注:“蛾,古蚁字”,可以为证。这样,早期“生十有二月”的常羲,后来就演变为奔月的嫦娥了。而嫦娥的丈夫是后羿。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