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易经易经与心理学:易经的心理学解读

2021-06-29 10:57|分类:其它风水

对于易经而言,套用王冰对黄帝内经的评论:“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历代解说易经的人,可谓是汗牛充栋,比比皆是。系辞传中说:“易之为书也,推天道以明人事”,这一句话可谓蒿矢之论。易经讲的所谓天地之道,其落脚点实乃人心之道。若纯以自然万物之道而观易,则意趣甚远矣!天人合一,其重心在人而不在天。

礼记·经解中说:入其,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易之失,贼……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所谓的“洁、静、精、微”的易教,其实就体人的状态上。深入学习易经的人,其为人也:

洁:思维有条有理,做事井然有序;

静:为人比较沉稳,举止很是安闲;

精:善于分析综合,洞察事物本质;

微:及时捕捉几微,先见之明。

但是,人在学习易经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偏,只要心开始走偏,就会变得贼头贼脑,神神道道!这就是所谓的“易之失,贼”。比如说学易之后,一切都依赖于占卜,希望能够“未卜先知”,事先就看到事情发展的结果,从而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这其实就是倒果为因,不想付出,光想收获,希望通过捷径得偿所愿,只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其实,占卜什么时候才能用有用会用是一整套的对人性、人心、人情的把握才能通晓洞明的。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列子·说fu中更是说:“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料事如神,看起来很让人羡慕,其实是祸殃的起点。占卜的时机,很多时候都是在两可之间,不能确认之时,才会去用的。而不是在做事之初,先去占卜,那样人就不能成事了!因为“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

南宋·赵汝楳易雅中说:夫儒者命占之要,本于圣人。其法有五:曰身、曰位、曰时、曰事、曰占。故善占者,既得卦矣,必察其人之素履、与居位当否,遭时之险夷,又考所筮之邪正,以定占之吉凶。

一个人占卜的时候,需要考察这个人的人品、他的位置、当下的社會、所做的事情是否合乎大家的利益等等,来确定占卜的结果,而不是单单只凭借卜得的卦象与爻辞来判定吉凶。如果所做的事情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话,很难不成功;如果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也不占,即便卜得的吉兆也很令人怀疑。古今中西,概莫能外。

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讲,易经是讲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趋势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观察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来把握其中的势这就了天地之道;如果没有这样的思维,认为学易经就是算命的,学会易经,通过算命就成了先知先觉的“”,这就入了旁门左道,就是“易之失也贼”。对于易经而言,历就有易有象数辞理之分。学易者往往得于义理经学而贼于象数谶纬,因而有汉代经学与谶纬之争。

易经最的意思是什么纬·乾凿度中说:“易有三义:变易、易简、不易”有人解释说,变易是相,易简是用,不易为体。按照我的理解,参照易纬·乾凿度这样的说法,我认为易有三义:“交易、变易、不易”。

什么叫做“交易”实这是事物变化的根本。易经是讲变化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有相交才能产生变化。道德经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报抱阳,冲气以为和。相冲而为和气,冲的过程就是交的过程,没有交就没有和。语·郑语中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一样的声音就不能形成动听的乐曲,只有一种颜色就不能组成美丽的图案。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才能产生世间万物;东西都一样的话,也就不再发展了。就好比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上只有男没有女,或者只有女没有男,就要灭絕了。

变易是什么意思是指相交以后的变化过程,到底会怎样变,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化的结果又会是什么上无物不变,但是变化有没有规律不能把握住变化的规律,甚至将这种规律为我所用,这是我们研究变化的用意。如果这种变化就像布朗运动一样,是完全无规律的,那我就不用再关注了。人们也就没有办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了,我们只能听天由命,随波逐流了。易经也就没有什么用了!

白话易经易经与心理学:易经的心理学解读

不易是什么是指在变的因素中,总有那些不变的东西,那些不变的东西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它是整个变化过程中最的部分,是需要逻辑思维才能将其提炼出来的,是整个过程中看不见的部分。如果这部分没有得到最的阐述,没有发现它的存在,那么对于变化的研究,就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发现变化中最本质的东西,这样的研究,就留于形式,对于我们、对于我们在人世间的生活,就没有任何的借鉴意义了。

如果从心理学来看,“交易”指的就是生命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生命前后过程的影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互影响,生命与文化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变易”指的则是我们到底会相信什么是相信命运还是相信自己,是相信统计还是相信逻辑,是相信感觉还是相信直觉“不易”指的则是外界有很多不变的东西,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很多时候会固守自己的模式,而重复自己的模式。同时,即使我们对自己内在有很清晰的觉察,在觉察状态下所做的选择依然也是那个当下最确定无疑的选择,这个是无法更改的!心理学对于“交易”、“变易”、“不易”的解释如何,我们下回分解!

易经是研究天地人生演化大道的,其起点就从“交易”开始,所谓“天地气交,人在其中矣”,此谓“三才”。而所谓“五行”,则是“二气交舞于天地至间”而呈现出来的五种运行轨迹而已。对于易经中的“六爻”,所谓“爻”者,交也,象蓍草之相交也;爻者,皎也,日光月光交会也。而“六爻”者,三極之道也天地人三才亦谓之三極。所以,易经之中,无处不交,无物不交,无时不交,不交即无所谓“易”也,变化无从生也。

从心理学来看,交易指的是生命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它又包含以下的几种情况:

1、生命是一条经验的河流。而一个人的当下,就是之前生命阅历的综合。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早期,是他的心身模式形成的重要时期,他用这种在生命早期形成的模式,来面对他未来的生活、工作以至人生。生命早期形成的心理创伤、未被满足的需求,会限定一个人的生命方向,朝向某个方向一直不停地追求下去,如果不能觉察的状态下,我们就会感觉我们被命运所操纵,身不由己,直到有朝一日,突然觉醒,才知道曾经的惯性是如何!

2、精神分析学派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发现了“投射”这样的心理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自身出发,来看待这个,这个中的人和事。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你对待别人的方式,是被别人培养出来的;别人对待你的方式,也是被你培养出来的。我们对对人都有一个最初的设定,我们按照这样的设定去和别人打交道,别人就会去应和我们的方式,我们也会去应和别人的方式,这样相互影响之下,我们就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很多事、很多关系就成了无可奈何,不可更改的状态,我们也就在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模式,伤害别人,同时被别人伤害!

3、所以,要想建立亲密的关系,我们很多时候就要从觉察开始,从自己对待别人的方式开始。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当我开始真正发生变化之后,就会发现,对方对待我的方式也在改变。慢慢地双方相互连接的方式就出现了新的变化,逐渐“天堑变通途”,沟通越来越好的状况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这就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样建立的关系,将会是越来越稳固,越来越深入,精神上的伴侣与知音,就来自这种会心相遇。

4、对于文化与人格之间的影响而言,的文化中,有很多好的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即便是同一件事,也会有它“一体两面”的状况。比如“孝”,这个到底好还是不好,很难定论。它压抑了人的个性,但是它却我们家庭和睦稳定,这个东西来自于文化,又通过一种文化的氛围、场域、舆论的环境等等作用于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产生一种内在的认同或者对抗,让我们产生相应的价值观念,内在设定了一个自己的心理界限,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良知和良心。有良心很好,但是良心却让我们发生很多的愧疚,又在不断地影响我们的心身健康,这种影响,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根骨灵魂,很难改变。

5、我们在这种内在的心理约束良心与良知与社會的道德法律之间摇摆不定,冲突挣扎,既想进城又想出城,既想自由又不想孤独,我们终究要活在关系之中。在人与己之间不断取舍的过程中,我们慢慢体会到孔子所谓“年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那种状态,才知道所谓的自由,是一种有底线的自由,是戴着枷锁去跳舞,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6、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很早就知道了达尔文进化论中所讲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环境在选择人,人也在改造着环境,正是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我们才知道如何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这以上种种的所谓“交易”,都是人活在天地间,所要面对的各个层面的相互影响: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會、人与文化,人与自然。人在的关系中,最需要的是觉察:觉察自己的状态,觉察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觉察我们对环境的适应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自己可以如何面对内在、外在的关系,在运动变化中掌握一份主动。

物理学中有所谓的“测不准原理”,就是说在粒子

精心推荐

老师微信: YUAE533C 去微信
点击“微信号”复制后,去微信按钮添加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