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一个先秦隐士,权谋兵法家,诸子百家纵横家的祖师爷。古往今来,鬼谷子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种神秘感使得人们越发对他的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他是谁人都孜孜不倦的考证鬼谷子的身份,鬼谷子其人其事和他玄妙的智慧。那么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翻阅古籍,用古人的文字记载的记录来窥视一下鬼谷子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你不的鬼谷子的那些事。
壹、西游记与鬼谷子
西游记第九回:两边罗列王维画,座上高悬鬼谷形。
吴承恩用这两句诗形容袁天罡的叔叔,唐代术士袁守诚,这两句话是为了衬托袁守诚算命先生的“专业”。
西游记第三十五回:你看他孙悟空手里不住的摇,口里不住的念道:“周易文王、孔子圣人、桃花女先生、鬼谷子先生。”那洞里小妖看见道:“,祸事了!行者孙把二大爷装在葫芦里发课哩!”那老魔闻得此言。
吴承恩在西游记里曾经把鬼谷子与周文在一起,作为孙悟空的咒语。那么降的是魔呢和银角,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妖精的那句:
“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你一声纵横家,你敢答应吗贰、鬼谷子与文学作品形象
西汉演义第贰回:吕不韦,贾于邯郸。其人天资颖悟,识见精明。幼年曾从鬼谷子,授以相法,善能相人。
东周列志八十七回:却说周之阳城,有一处地面,名曰鬼谷。以其山深树密,幽不可测,似非人之所居,故云鬼谷。内中有一隐者,但自号曰鬼谷子,相传姓王名栩,晋平公时人。在云梦山与宋人墨翟,一同采药修道。
孙庞演义第贰回这鬼谷乃晋平公时人,姓王名利,世居清溪,尝入云梦山采药,得道不老,业于谷中,因号鬼谷。
马陵道:贫道姓王名蟾,道号鬼谷先生。幼而习文,长而习武,善晓兵甲之书,能辨风云之气。
我们所熟知的鬼谷子的形象,其实大多源于的文学形象,但是这些并非真实的历史。
叁、徐霞客与鬼谷子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三记载:后遇一老翁曰:“余舍后南入即是。旧名徐岩,今为朝真宫,乃鬼谷即鬼谷子修道处,今荒没矣。”
江右即指今江西省。徐霞客在游历江西时,曾经遇到一个老者告诉他,在象山附近有个朝真宫,是鬼谷子曾经修道的地方,不过已经荒废了。
关于鬼谷子修道之处到底在何处,历众说纷纭。比如还有记载:
创修丹阳观碑记刻石有"水帘洞为鬼谷子成道之处"文字。
明汝州全志引广舆记记载:"鬼谷子尝隐此,俗传苏秦、张仪授书处"。
汝州州志记载:"云梦山在伊阳县城南七里,相传鬼谷子修道处。"
清一统志记载:"云梦山,在伊阳县东南七里。县志相传鬼谷子修道处,其北有水帘洞,悬崖石。
河南通志记载:"鬼谷子楚人,今伊阳县东南八里,有石洞存焉"。
伊阳县志记载:"云梦山,东南五里,鬼谷子隐处,苏、张授书于此"。
肆、梁启超与鬼谷子
梁启超无题:我欲青溪寻鬼谷,不论礼乐但论兵。
这两句诗的是欲想到鬼谷子隐居的清溪与鬼谷子探讨兵法纵横治之策,不说道德仁义,只谈兵法权谋。
一个人只有到絕境时,才会想起鬼谷子,梁启超深感只讲道理是改变不了的,或许鬼谷子的纵横谋略可以。还记得鬼谷子的那句: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吗善大恶都失其正,就如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人生不逐善,不作恶,才是正道。
伍、纪晓岚与鬼谷子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记载:山东刘君善谟,余丁卯同年也。以其黠巧,皆戏呼曰“刘鬼谷”。刘故诙谐,亦时以自称。于是鬼谷名大着。
纪晓岚的笔记体里讲的是有个姓刘的人冒充鬼谷子,喜欢以鬼谷子自称的。不仅如此,纪晓岚曾经评价过鬼谷子:盖其术虽不足道,其文之奇变诡伟,要非后世所能为也。纪晓岚认为现存的鬼谷子文字奇变诡伟,应是前人所做,但鬼谷子中所言的方法不足道也。
陆、鬼谷子与算命
李虚中命书、渊平、三会通命、神相全编都记载过鬼谷子的原话,同时李虚中认为他的算命术是传承自鬼谷子。更有趣的是纳音五行发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徐大升渊平中有这样一句话:“而纳音成之于鬼谷子”,也就是说现代我们所熟知的算命术,李虚中、徐子平等人都认为是出自鬼谷子。节选部分记载,比如:
李虚中命书:鬼谷子以此十二音五行,分轻重之用,以推通变之妙者,尚恐人执守方隅,故言:称显隐可测造化之说也。
渊平:纳音成之于鬼谷子,象成于东方曼倩子既成其象。
三会通命:鬼谷子播其九命,非不通也。
神相全编:鬼谷子大道无形无执着,人虽具形,
关于李虚中、徐子平、徐大升,那就不要说算命这件事儿了。的算命史几乎就是鬼谷子的传承史,有传承和明确记载的关于鬼谷子的古本算命书籍,多达种。
柒、鬼谷子的文献价值
宋志卷十八指南车,其始周公所作,以送荒外远使。地域平漫,迷于东西,造立此车,使常知南北。鬼谷子云:“郑人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至于秦、汉,其制无闻。
是说指南车,起初是周公制造的,用以给遥远的外使者。因为地域辽阔,漫无边际,人行于其中很容易迷失方向,便创制这种指南车,行驶时能随时分清南北方向。鬼谷子说:“郑人采取玉石,车载司南,因为有了它不会迷失方向。”到了秦代、汉代,指南车的车制没有人。
捌、鬼谷子的作者是谁唐书志卷二十七记载:鬼谷子二卷,苏秦撰。自古以来关于鬼谷子这部书的作者到底是谁,目前主流说法有两种,一种是鬼谷子本人撰写,但是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苏秦假托鬼谷子的名号撰写的。比如史记里就记载了揣摩术是苏秦总结完成的:期年,揣摩成,乃说赵王于华屋之下。
但是根据隋书志卷二十九记载:鬼谷子三卷皇甫谧、乐壹注。鬼谷子,周世隐士。
所以关于鬼谷子的身份,以及鬼谷子的作者是谁,千古以来,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这部著作是纵横家典籍。
玖、鬼谷子的遗失的内容
我们都鬼谷子的转丸、却乱两章遗失了,但是有趣的是在西汉刘向却曾经引用过一部分鬼谷子的原文:
说苑善说记载: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辩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谓善说。”翻译过来是人的品性不好而能够加以矫正这是很难的。劝说他而不见行动,教诲他而不听从,是因为道理解说得不明白。既然讲明白了而不见改正的行动,是因为坚持正确的道理不够坚定。既然是坚定的而仍不见改正的行动,是因为没有说中他的心理。讲解清楚了,思想坚定了,又说中了人心,这样的教诲神妙而珍贵,明白而易于分辨,能打动人的内心,这样的说教而不见改正行动的,天下未曾听说过。
太平御览治道部卷一记载:鬼谷子曰:事圣君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有谏诤无谄谀,事暴君有补削无矫拂。
黄帝阴fu经注记载:鬼谷子曰:彼此不觉之谓神,盖用微之着矣。
滴天髓阐微上篇隐显鬼谷子曰,“之道,与日月合其明,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
以上这些关于鬼谷子的内容,相信很多你。不都没关系,让我们记住一句话:之道,与日月合其明,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
学习学鬼谷子谋略智慧,欢迎鬼谷子,我们一起纵横捭阖,鬼谷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