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转运,不能
关于易经,我们听过太多它的。譬如两仪四象八卦、再譬如五行、河图洛书、太極图等等等等。它们神秘晦涩,却又引人遐思。似乎好像只要得到了易经真传,就能預測未来,避祸就福。
而真正意义上的易经,其实是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这三本易书。它们并称为“三易”。
而在周朝时期,连山、归藏和周易这三本易书则由三位卜官掌控,通过这三本易书,卜官们会对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进行預測。正所谓“算卦”,又名曰“观卦象”,这也是易经本身最初的作用。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所谓“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預測,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預測的规律理论的书。
但是到如今,三易中的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的易经一般就是指周易。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艺术、科學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如今,我们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
易经的历史地位
正所谓西方有圣经,东方有易经,这部诞生于三千多年前的经典著作,被称作“群经之首、大道”,用六十四个卦象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
相传三皇之伏羲创作八卦,神农炎帝作连山易,轩辕黄帝作归藏易,直到周文昌才给我们留下了这部周易。易经不仅仅是占卜之术,更是哲学思想的发端。
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受到了易经的影响。孔子看到易经的时候感叹,原来它不是讲算命的,而是讲天命的,这时候的孔子五十岁,所以孔子是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解易经做易传,发挥了干卦的精神,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一种阳刚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刚毅坚韧。老子虽然在道德经里没有提到干卦坤卦,但他提到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把阴放到前面,阳放在后面,老子主张的阴柔,就来源于坤卦。中华文化,中和,易经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的生命力。
易经有用
易经中的每一卦,都包含了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它不是只对应一件事情,而是对应一类事情,其中每个卦每个爻都对应了三个点,第YI这个时空点好还是不好,第贰你应该怎么做,第三结果怎么样。
比如干卦,初九爻:潜龙勿用。我们说小时候刚出生,儿童时代是初九,需要蓄积精力,可是呢长大了刚刚开创,也是在初九,也要潜龙勿用,不要急着去做项目,而是要潜伏在那里,龙潜在水里是在找他的水,我们刚办了,要找到人脉、钱脉、资源,这不好象是水吗走上工作岗位,去了一个新单位,不要着急自己的才华,需要潜伏在那,摸清情况,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这是最重要的。
这也正是易经的魅力,它教你从这件事推测到下一件事情,叫以类万物之情,推测出万事万物的情况。
易经可以改命吗uote>
人的命运能改变吗教我们怎么改命!
人的命运要按照天命来改,要天道,天道就是变化的大规律里,其中有一种规律,叫因果律。坤卦中有,“积善之家,余庆,积不善之家,余殃”。这就是因果,做善事的人有善报,做恶事的人有恶报。
再比如否極泰来,否卦和泰卦,地在上天在下是泰卦,天是阳气要上升,地是阴气要下降,这样就沟通了,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也就是阳气在上,阴气在下,这个中间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他就堵塞住了。
人与人之间矛盾是怎么造成的,矛盾的就在于误会,误会的就在于不沟通,不沟通就是否卦了,就凶险了,所以这个卦是告诉我们要要沟通,天地要交合。
所以说人走到的时候,比如说地困厄,打击艰难都来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好比是否卦,堵塞住了,就不通了。
而泰卦是阳气在下,阳气要上升,阴气在上,阴气要下降,这个中间怎么样呢,沟通了,交通了,所以“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气志同也”,交泰了,你就会否極泰来。所以人在絕路的时候要这么去想,要沟通。
易经告诉了我们这个天道规律,你按照这个规律来做,就可以趋吉避凶、趋利避害,这就是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