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真鉴二
第YI章五行
第YI节的来历
学习命理者颇多,往往只注重技法,不从基础理论入手的人还是不少的。这种靠走捷径就想一步跨入命理殿堂的做法,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我们就说干支的作用关系吧,真的象书上写的那样:金、水、木、火、土能无条件的连续相生吗系在这个八字中能用,到另一个八字再这么用时,为什么就不灵了呢困扰着一些初学命理的人们,问题在哪儿呢我们没有追本朔源,没有真正掌握易的根本。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易学殿堂里轻松散步,就把基础打好,从基础开始。这样方能以不变之易理应万变之格局,发挥太極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做到事半功倍;才能命理之层层难关,成为真正的易学高手。
八字預測,易学的平衡是其灵魂。太極――两仪――四象――五行――干支――干支属性――日元特性--五行反生反克等,这些都是八字預測的元素。八字的四组干支组合抽象代表一个人的灵魂,而这个灵魂的生命纪录,就是以干支的平衡为基础演算的。说起这些我们还是需从易经谈起,为什么从易经谈起呢理论技法都是从这里出来的。它的理论模式来于天文、地理、人文等综合自然变化。运用一个固定时空点的平衡为主体,以后的时空为客体,分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消长变化来演算人与事物的吉凶得失。在日常教学中接触的易友来看,只注重,不注重基础理论的人确实占相当一部分,甚至于没有读过易经的也不乏其人。而对与五行、干支之间的来历关系,相知甚少。这就是基础知识不过关。
我们还是从易经、学说的起源讲起。“易”者,日、月也,又为,这一个“易”字包含了深奥的道理,它包括“不易、变易、简易”三种含义。“不易”是指变化的规律易理到任何时候会改变。“变易”而是指万物,包括人事时时刻刻都在“象数”的变化下,这个事物在今天是对的,明天就不是对的,一切的事物发展都在相对中。“简易”当你明白“不易、变易”的道理时,就会觉得好多的道理、规律就始终在这个往复循环之中。了解自然的不易道理,在生活中就可以追寻这个规律,无往不利。故易曰“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一阴一阳之为道”,的变化有轨迹可循,我们从易学的思维模式去探索自然、人生,就会发现有规律可循。“经”者道理也,易经阐明了天理人道的变化规律是恒古不变的。易经最早有卦,“卦者”圭也,圭即是圭表,是易经学说诞生的基本工具。古人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为了观察太阳对地球的阳光折射影响。将圭表也就是一根长干立好,圭表在太阳的照射下出现阴影,发现阴影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圭表的阴影往复循环,也就是消长。这样将阴影的一天定为冬至,阴影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阴影在这个往复循环中,冬至到夏至阴消阳长故为阳生,夏至到冬至阴长阳消故为阴生。在这里混沌的太極已经化为两仪,也就是二仪。再把循环的中间交汇点定为春分、秋分,这就形成四象,即是春夏秋冬寒暖燥湿。四象的形成也就出现了五行――金、木、水、火、土,所谓五行者,并不是五种物质。易曰“五行者,天地之气流通于四时,循环不停也,故为之行“。春湿为木,夏暖为火,秋燥为金,冬寒为水,土为平衡之气寄于四隅,四象即是四季,对应寒暖燥湿之气与五行同步。两仪对应四象、五行,木火为阳,金水为阴。这些是我们八字預測的,我们既然知道太極――两仪――四象――五行,是事物的起源,那么預測的主元素干支,又是以五行为太極划分出来的的表现,我们对、五行、干支就不能不深一步进行探讨。
太極生两仪,即是,变四象,即成五行,五行又分干支。这里的每一步划分都是太極生两仪的表现,我们明白每一个步骤的变化含意。太極即是混沌之时,不分,两仪的出现,是事物变化的第YI步。是一切預測的,我们就了解的性质。具有四大要素“对立、转化、消长、互根”,这四句话是一切預測的。
对立:木火为阳在阳極,金水为阴在阴極,这是太極成立的条件,如果没有了对立,世间的事物就不会存在。也可以引深八字中的用神、忌神,一个命局的成立,不管是什么格局,都会存在着用神、忌神。它们在时空状态下是对立的两个板块。我们从上图的阴、阳两个太極球可以看出,从大太極球分出的两个阴、阳小太極球,以及小太極球中的木火、金水,都是处于大太極、小太極的局部对立,这就是说只要八字中具有对立时,就不会出现从格,除非具备转化的条件形成顺势。这里我们说一下当今命理的误区,好多的易友认为从格好用轻易论从,致使格局失偏預測失误而难以解释。因为对立、平衡是預測的根本,体八字中只有同性之间并存,异性对立,也就是对立,这样对立的形势已经出现,八字就不会是从格,因为此时的日干之气不会去顺从对立的两种五行之气。对立是以地支之间的作用关系为依托,也就是说地支之间的作用关系,决定着格局的变化成败。故命书言:寒虽甚,要暖有气,暖虽至,要寒有根,则能生成万物。若寒甚而暖无气,暖至而寒无根,必无生成之妙也。是以过于寒者,反以无暖为美。过于暖者,反以无寒为宜也。盖寒極暖之机,暖極寒之兆也,所谓阴極则阳生,阳極则阴生,此天地自然之理也。从此段的理论大家可以看出对立与之间的转化,是八字預測的灵魂。转化:易经曰“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木――火――土――金――水,是五行循环不能打破的时序循环规律。从四时上看,春天以后必是夏天,有了木必向火的方向发展。到大暑则阳气旺極必会转阴,就是秋天,秋天以后必会是冬天,金必会向水的方向发展。用五行来表示四时的转化发展过程,就是易的顺序。这也深刻寓意着自然与社會的发展规律。一个人的运气若适应自然及社會的发展规律,会得到很多的帮助,也就是把大家的力量转化为个人力量就应吉;反之就会不利。八字扶抑格中的通关,从格中的日柱旺極喜泄,都是转化的表现。转化在八字的演算过程中是经常遇到的。由于地支作用关系的变化,有时忌神会转化成用神,而用神也会转化成忌神。当八字的五行流通,没有堵塞没有偏旺的五行出现时,五行之间的力量相对平衡地转化,这就会呈现最的太極状态,命主的各方面就会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消长:在八字預測术中,消长和转化一样都是指命局中的二气在行运中的变化状态的。不同的是前者是指量变的过程,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生质变结果。八字原局是静态的,只有大运流年的参加才会动起来。大运是提示日主十年中的运气的,某一大运是阴消阳长还是相反,也就是说这个大运是助长了用神还是忌神,要注意理解这里的消长有两层含义,一是命局中二气在大运的变化,二是命局中的二气存在着用神、忌神,大运的到来分清是忌神还是用神之气在消长。用神长忌神消有利八字命局平衡就应吉,用神消忌神长无利于八字命局平衡就应凶。但是也不是用神长就完全应吉,忌神消就完全应吉,因为消长也有的尺度,这要由原局的“病药”轻重来决定。当消长到的程度时,就会发生转化,这就有出现相反的结果的可能。互根:命理曰:独阳不长,独阴不生,只有调和方能万物而生。金、木、水、火的长生点都是在上一五行的起点,寅、申、巳、亥为四长生之月,一种五行的值令实际预示着下一五行的进气。春夏秋冬四季往复循环,任何时候会单独存在,寒極暖之机,暖極寒之兆也,所谓阴極则阳生,阳極则阴生,此乃天地自然之理也。任何事物地发展变化,是孤立的,没有矛盾就没有,没有矛盾、没有矛盾的解决就不会有发展变化,这一矛盾对立统一的理论是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观点。表命理中,就是互根。互根就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地支作用关系中的六合,就是互根的表现。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在地支六合中,子水午火为阳極阴極之点与本气相合。其余的寅亥、卯戌、巳申、辰酉都是一阴一阳相互配合。
五行是以为太極点来进行划分的,有四象而出五行,即春夏秋冬、暖燥湿寒是也。五行是何物四时之气的往复循环。五行是的的细分,这里木火为阳,金水为阴,土为之间的平衡之气。春季为少阳木气主湿,夏季为老阳火气主暖,秋季为少阴金气主燥,冬季为老阴水气主寒。少阳木气的产生是有老阴水气转化而来,这也是春天气寒的原因。当少阳木气旺極时,老阳火气自然产生。老阳火气的产生是有少阳木气转化而来,夏天火旺,老阴气絕,因为中间的少阳木气已经转化了老阴之气。当老阳火气旺时,少阴金气已经有气,从物象上看,立夏之后,花草树木的叶子出现潮气。在进入立秋后,潮气则变成小水珠,此时的少阴之气已经转旺。当少阴气旺極时,老阴水气自然产生,夏天的余热经过少阴金气的转化,所以冬季寒冷。当寒冷到了極点,新的太極就会产生,新的一年又来了。通过的辨正,我们可以知道八字預測实际是将不同的干支组合日柱放在一个相对的时空中,看日干所代表的五行之气所处的时间、空间中的旺衰情况。“形旺者损其有余,形缺者补其不足”。然后看以后大运、流年的时空变化对命局“形旺者与形缺者”的消长状况。大运、流年损命局中形旺者的有余,补形缺者的不足应吉。如果大运、流年继续加大形旺者的力量,形缺者则应凶。
第三节五行的生克关系北方阴極生寒,寒为水。南方阳極生热,热为火。东方阳散以泄而生风,风为木。西方阴止以收而生燥,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