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走在潮州广济桥上,他致力于通过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潮州人,说着最最亲切的潮州话……”今年以来,潮州的广济桥“灯光秀”成为古城的“红景点”,其开场歌曲潮州人成为“红歌曲”更可谓是当仁不让,温暖优美的旋律,上口的歌词,在潮汕本地人乃至外地游子之中广为传唱。是怎样的一位潮人唱着如此“潮”的歌曲潮事走近词曲创作者元朝,一位地地道道的潮州籍后音乐人。
承继父亲“乒乓梦”结缘音乐路
夏日的一个午后,潮州古城一处雅致庭院中,茶起话题开。坐在面前的元朝,谦逊亲切,犹如邻家兄弟。元朝本名郭家源,老家潮安庵埠镇,这位今年以来潮汕地区人气的潮语歌曲创作者,其实并非科班出身的音乐人。走上音乐的道路,源于一个小小的乒乓球。
元朝的父亲是个乒乓球迷,视乒乓如自己的一部分,元朝上初中时,耳濡目染之下也被父亲拉着一道打球,因天赋与用心投入,元朝练就一身球技,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球友,“我爸虽然自己球打得一般,但乒乓球的确是他的真爱,我读大学期间常被他喊回来打业余球赛,打输了骂我骂得狠,打赢了他便很骄傲……”年,从小喜欢音乐的元朝尝试着将打球的心情与音乐相结合,创作了第YI首以“乒乓”为的歌曲球之友谊,歌曲小样在上乒乓获得众多球迷的追捧,让他颇受鼓励。
年,父亲病逝。“在我们这个以乒乓为‘球’的度里,到处都有像我父亲这样热爱乒乓运动的普通人,我觉得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延续父亲的乒乓梦。”元朝动情地说。
年,历时三年创作的音乐专辑乒乓在北京发行,元朝担任了全部歌曲的词曲创作及音乐和演唱者;年至年,应的邀请,元朝先后三次为乒乓球队创作并录制了乒乓球锦标赛乒乒乓乓天下第八至第十季的曲谢谢、乒乓和再出发,一时声名大振,被冠以“球歌手”的标签。
童年记忆成为创作灵感源泉
上大学期间,元朝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曾进入有工作过几年,不过音乐始终伴随其。大学时,他自学了架子鼓、吉他、编曲、创作等技能,还组建乐队,并正式以“元朝”为艺名。因创作球歌曲在音乐圈内已经小有名气的元朝,原本会留在北京,但恋家的他挂念家中母亲需要有人照顾,选择回到家乡发展。
元朝说,走在家乡潮州的古城大街上,站在韩江畔湘子桥头,一种真挚的情感油然而生:“潮州这么美,应该让的人潮州!”由是萌发了为家乡写歌的想法。
年,元朝在潮州发行了个人第贰张音乐专辑潮,新近成为红歌曲的潮州人便收录此中。关于专辑,元朝如此诠释道:“潮”包括两种概念,一是指潮汕本土文化,一是指潮流。他希望透过音乐专辑,抒发对潮州这座古城的热爱,歌颂潮汕人刻苦拼搏、勤劳踏实、团结友爱的精神。
潮州人这首歌曲,虽结构简单,毫不堆砌华丽辞藻,却用平实的歌词将“潮州味道”的事物串联起来,触动人内心柔软处的那根“弦”:元朝用“小时候听妈妈说”打开人们记忆的闸门,以“十八梭船廿四洲,两只鉎牛一只溜”歌谣串起小时候与长大后的,将潮绣、青山绿水、潮人精神等元素娓娓道来;副歌部分,“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潮州人,说着最最亲切的潮州话”唱出了自己内心作为潮州人的自豪感,而又用一句耳熟能详的“来呀来喝茶”收尾,把潮州人热情好客的特质展现得,让听众顿生亲近感。
元朝创作这首歌曲,从作词到编曲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我从小成长在这里,对潮州文化熟悉。所以歌词里提及的这些景点、可谓是信手拈来。”元朝说。在其他几首关于“潮”的歌曲中,类似这样情结的元素比比皆是。如潮语歌曲囍珍时潮汕俚语,那时候的,“一个门楼一个房脚”“一座四点金四个格仔”“两碗白糜配一块菜脯”“厝边头尾做节热热闹闹”等等,让潮汕人倍感亲切的俚语、熟悉的童年记忆,将温暖朴实的情感传递到海内外每一位“胶己人”潮汕俚语:自己人的心田里。
潮汕红景点带火
元朝推出潮专辑,用音乐艺术形式去家乡文化,不过让他的“潮”音乐真正起来的,得益于潮州今年年初启动的“广济桥灯光秀”。元朝说,当时有位朋友找了他,说有个“灯光秀”项目在物色合适的音乐,想推荐他的潮州人歌曲参与,元朝觉得是为家乡潮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做点事,就满口应允了。
果不其然,随着“广济桥灯光秀”美轮美奂的光影风采引人入胜,燃爆朋友圈,作为开场曲的潮州人也备受推崇,迅速通过络广为传播。
年,元朝获评“广东音乐人”奖,并被家乡聘为“潮安旅游形象大使”。作品走红了,元朝也成了本土名人,不过他却反而更显沉静。除了公益活动他热心参与之外,他并不甚热衷去接太多的商业演出。元朝重新沉下心来,继续挖掘,创作展现家乡美、形象的音乐作品。
元朝告诉羊城晚报,他还打算尝试通过打造特色文创产品的形式,借助古城潮州文化旅游产业这一平台,用音乐留住海内外潮人的心,让喜欢潮州的朋友将“潮州文化”带走。